【“美好生活看信阳·胡同故事”系列报道(1)】太平缸胡同:闹市小巷享太平
信阳晚报客户端 2021-12-07 浏览量:0

胡同里有故事,胡同里藏文化,胡同里看变化。遍布市区的一个个胡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群众的美好生活。信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更大提高,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是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当前,全市正围绕建设幸福美好家园、花园城市,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信阳晚报》践行主流媒体的使命与担当,联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民政局、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精心组织策划“美好生活看信阳•胡同故事”主题系列报道,关注信阳城市发展、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加快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图文 王安珂/视频

若城市有性格,胡同应该深谙其质地。

与闹市商圈、高楼大厦相比,胡同里留着来自光阴深处的印记,多的是耐人寻味的细节。映照过往,可见历历来路;投射现实,可观烟火人生。 

从横贯城区东西、知名度极高的东方红大道循路牌拐入,貌似平平无奇的太平缸胡同却拥有一段专属的城市记忆。

“别看这条胡同只有200来米,它可大有来头,自明代就有。”昨日,向记者介绍起“太平缸”的来历,浉河区老城街道中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华莲兴头十足,仿佛讲自家家史,爽利中透着自豪。

据《老城街道志》记载,过去人们遇到火灾,只能一盆一盆地端水灭火,深受杯水车薪之苦。为防火患,居民在巷内两旁摆上大水缸,缸内终日储满水,以备不时之需。水缸相当于如今的消防水栓,保障了居民的岁月太平,胡同也由此得名。

太平缸胡同旧貌(社区供图)

老地名引人遐想,新面貌都有来处。胡同东头有老城派出所,胡同西头是市中医院,胡同中间蔬果、粮油、茶叶、早餐等物资供应店铺一应俱全。虽没了水缸,眼前的太平缸胡同和美太平,定胜过往。走近老胡同,且问老居民。岁月长河里,他们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也见证着胡同的蝶变。

“30年前,这里就是个‘葫芦巷’。人多了车进不来,雨多了水出不去。”63岁的徐亚萍在这条巷子里住了大半辈子。1984年搬来后,她便在胡同里摆起了菜摊。不分昼夜,不管雨雪,物美价廉,童叟无欺,这营生,徐亚萍一干就是几十年。她的贩菜工具从最初的手推架子车换成了后来的三轮电动车,她的必经之路也从过去的泥土路升级成如今的平整水泥路。如今,徐亚萍早已结束了起早贪黑的生活,享起儿孙之福。

1986年,太平缸胡同第一座楼房落成,一排5层的崭新楼房建在胡同中间,大有鹤立鸡群之势。从平房住进楼房的居民欢天喜地,今年67岁的彭玉英便是其中之一。好不容易住上楼房,当年彭玉英一家选的却是一楼。“那时候我们单位常有夜班,我担心搬着自行车上下楼叮叮咣咣地打扰邻居休息,索性就选了一楼。”彭玉英指着眼前近20层的苏荷公寓笑着说,“后来,周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比我们高出多少倍了。”

太平缸胡同里有家“凤玲理发店”。店面略小,不大起眼,可此店渊源,却值得说道一番。店主名叫张凤玲,今年57岁,在太平缸胡同已生活了57年。“我生在这个胡同,长在这个胡同,一辈子连着这个胡同。”1998年,为了就近照顾家中老人和上小学的儿子,张凤玲在胡同里物色了一间店面,凭手艺开了家理发店。

张凤玲和她的理发店 马依钒 摄

“一个人‘自拉自唱’,一转眼就干了20多年。”张凤玲说,她守着这间胡同理发店,看着胡同的孩子们一茬一茬地长大,也经历一辈人从满头青丝被岁月“染成”稀疏白发。

这几年,随着居住条件改善,有些老居民从太平缸胡同搬到新居,有的住羊山新区,有的在南湾风景区。张凤玲说:“他们隔三岔五总会回来看看,有时在胡同里吃个早饭,有时来我这剪个头发,遇见街坊邻里,一聊半晌儿是常有的景象。”

当时都是寻常,回首况味难忘。于百态人生,于城市走向,胡同之美在于此,胡同之意藏于斯。

胡同名片

太平缸胡同:太平缸胡同,位于浉河区老城街道中山社区。胡同南起解放路,北接东方红大道,全长248.1米。太平缸胡同自明代就已存在。因过去巷子内摆设多处具有重要消防作用的水缸,而取名太平缸胡同。

记者:马依钒 王安珂

编辑:陈奕兆

审校:尚青云

终审:华唯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晚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