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苦难,是一笔财富
陈书鸿 2023-11-21 浏览量:0

前天上午,一位三十多年的文友梁老兄邀我去他办公室里喝茶,还没说上三句话,老兄就“三句话不离本行”地问我:“你最近都看些什么书?”我回答说:“啥都看,但偏重看莫言的小说。”实话实说,读莫言写的书,你便会发现,人在苦难面前,才真正充满了人性的真实,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也便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在读《晚熟的人》里,我们或许都能大概明白了,莫言之所以叫莫言,就是因为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爱乱说话,因此给父母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他才为自己取名“莫言”,目的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不惹祸。读莫言的书我们还会发现,莫言之所以能成为莫言,并在2012年10月11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就在于他的成长历程里,见识了太多的苦难真相和底层人没有尊严的屈辱。过去因为贫穷,莫言没有更多的机会读书,但他最终只有选择当兵离开了家乡。他深深地懂得,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人面前活得有尊严,只有在部队里好好干。他兢兢业业、勤学苦练、任劳任怨,最终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成为了一名军官。这正如莫言所说:“我之所以能这样努力,与陪母亲住院时所受歧视与侮辱有直接关系。每当我在训练中、劳动中深感疲乏、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我就想起王寅之护士那张冷酷的脸,还有那男工作队员滔滔不绝的吹牛话语以及蔑视的眼神,当然,也有覃桂英那种不想承认认识我们,但又不得不承认认识我们的暖昧眼神。当然,也忘不了那三个干巴裂纹的窝窝头与香喷喷的鸡汤和雪白的馒头对比……”生活的苦难、弱小的自尊以及对歧视和侮辱的愤怒,这些苦难,都成了莫言心里的一股气,这股气便是争气。

知道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在中国,也就出了一个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究其原因应该只有一个:莫言是真真实实、真真切切地经历过苦难,这也让苦难成了他自己一生当中的财富,尽管无论是换作任何人,可能从头到尾都不想尝试或经历苦难的滋味,但命运最终还是选择了莫言。莫言不仅接纳了它,而且还将它转化成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武器。记得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写道:我念的经,只有4个字“人生苦短”。是啊!人生苦短,苦难挺长。然而,生命之所以有厚度,生活之所以有力度,就在于一个人能够敢于始终如一的治愈下去,甚至将它转化成巨大的财富。(陈书鸿)

来源:陈书鸿

编辑:陈奕兆

审校:尚青云

终审:徐 杰

相关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点击下载<<信阳晚报>>客户端